据气象专家称,沙尘天气主要是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形成大风或强风天气造成的。
据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15%—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对于机制的创新,目前高层正在力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同时通过预算内投资、财政奖励资金等方式支持环保企业技术创新和扩大产能,并在税收政策方面扩大增值税优惠范围,加大环保投资基金设立步伐,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已经确定,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GDP的7%—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因此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渠道的建立,特别是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已成为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关键。环保是可以长期看好的朝阳行业。据了解,全国政协已经向决策层建议,国家可以尽早发布《关于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和新技术研发的指导意见》。
而在中国,环保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节能环保这种以国家政策需求和社会需要为拉动力的产业,除地方经济的支持和企业自有资本的推动外,也需要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但是对于商家而言,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曹景行作如下点评。相较之下,理发店和土掉渣饼店的生意却变得冷清。发现汽修店的贴膜卖得好,除尘掸子销量一路飙升。据保守推算,这场风沙过后,京城洗车行业将多揽金500万元。
沙尘暴当天记者兵分几路,对京城众多行业进行调查采访。所以,现在北京要保护水的资源,不是盯住一个两个行业,而是需要全面的给予节约,一个办法就要实行对水费的征收,采取分阶段的提高,这当然有利于遏制那些高用量的用户。
因为多户家庭将进行大扫除,家政行业也将多赚40万元。一场沙尘暴,让京城居民饱受折磨。曹景行:早些时候我们在探讨,北京是不是洗浴业开得太多,水浪费的太厉害,但是就在这两天我们看到,北京市民的另一个需求可能消耗更多的水,那就是洗车业。另一个,就是再生水的使用,尤其在北京市区,像草地用水,高尔夫球场的用水,还有像洗车的用水,都应该使用再生的水而不应该使用自来水等稀缺资源
而京都议定书要求美国在2008-2012年减7%。双轨中的第二轨,即气候公约轨道的谈判,关键在于2050年全球认可的共同减排目标,谈判非常艰难。这是发展中国家的要价。在全球水平上,碳泄漏理论实际不存在。
而发展中国家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积累大量的存量。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需要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
另一方面,这一减排目标严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政府主导。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承诺的目标为17%,显然低于25-40%的要求。一些小岛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则要求,温升不超过1.5度,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不超过350ppm,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90%以上。2009年12月7日至18日,194个缔约方、观察员国,937个联合国相关机构、专门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1069个媒体单位,超过4万人与会。第四个焦点是资金问题。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一些发达国家允许森林碳汇、从其他国家购买减排额度,使得京都议定书总体减排大打折扣。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然碳关税是贸易壁垒,就要在WTO争端机制下解决,需要反对,没必要害怕。
因而,在1995年召开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形成柏林授权,要求三年以后在京都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定量减排目标,相对于1990年排放水平,附件I国家即发达国家2008-2012年在总体上年均排放降低5%。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比较明确的量化减排行动,相对于2005年,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减排量,印度20-25%,中国40-45%,其他国家也做了相应的承诺。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学评估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的排放,需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5-40%,是绝对量的减排。根据巴厘授权,哥本哈根会议要谈什么呢?首先,双轨中第一轨,即京都议定书轨道,需要明确发达国家2020年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和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
不仅如此,美国还允许20亿吨的抵消。有119个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与会,而且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直接参与谈判,史无前例。
这些存量不需每年增加。哥本哈根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一是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分别通过了两个工作组继续按巴厘路线图授权完成谈判的决定,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主要是2020年减排目标,基本还是按照双轨制谈判,谈判以后形成了主席案文。笔者作为与会者,试图解析哥本哈根会议争议的焦点所在,并对一些未来气候谈判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中国、南非、巴西、印度基础4国的领导人,也亲自斡旋,与发达国家阵营直接对垒,谈判哥本哈根案文。
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的减缓行动可以三可,但自主减排行动只要自我核查,公开透明就行。哥本哈根协议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写在一张纸上,发达国家五行字,发展中国家十二行字。
二是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正式通过,只是注意到这一协议,没有法律地位。1980年中国能源消费才6.5亿吨标煤,2008年增加到28.6亿吨标煤,并且仍在高速增长。
为了能够年底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形成协定,各缔约方已自2009年3月起,在曼谷、波恩、巴塞罗那等地分别举行5次工作层面的谈判。在哥本哈根谈判中,发达国家非常明确地要求长远目标温升不超过2度,温室气体排放浓度不超过450ppm,这就意味着,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相对于当前水平减排50%。
第二个焦点是长期目标。显然,即使发达国家减80%,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反对50-50目标。欧盟希望借用丹麦主席国的身份主导进程,抛出主席案文。美国2008、2009年能源消费负增长,德国、英国基本上没增加,在人均水平上,发达国家基本属于稳中有降。
美国早在2009年10月6号在曼谷会议上提出并轨并得到欧盟支持,但发展中国家明确反对。打着征收碳关税保护气候的幌子,实际上没有保护气候的效果,等于发展中国家出口成本增高,发达国家提高贸易壁垒。
碳关税能够减少排放吗?如果不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需要从其他地方进口,同样有碳排放。即使这样,资金来源也存在问题。
发展中国家平均只有2.5吨,减20%只有2吨。结果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中,发达国家减排目标自己说多少就多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